百书楼 > 锦绣双生 > 第96章 镇国公

第96章 镇国公


礼王敛眸低头喝茶,心里一松:

  但愿这蠢货别搞砸了!

  面上不显一丝异常,佯装无事随意聊着,周婉完全沉浸在礼王的温柔情义中,多看他一眼就忍不住心花怒放,哪能得知她给镇国公府带来灭顶之灾!

  俩人聊着就说起周瑜的婚事,周婉怨气满腹:

  “成个婚罢了,搞得如此兴师动众的……”

  礼王笑而不语,这乡下来的果然没规矩,别说这是镇国公府的世子大婚,但凡有点身家的人成亲,无一不是按照繁缛礼节以示诚意。

  “不知殿下可有成婚的……”

  周婉开口试探,眼中期待着礼王能当即承认自己就是礼王妃,满眼的热切却让礼王本能的摇头:

  “本殿的婚事父皇早已交给母妃全权做主,她向来慧眼独具,母妃看中的姑娘本殿也满意。”

  周婉听到这话面色一怔,男人娶妻不都是娶自己心爱的人吗?

  “怎么了?”

  礼王见她半天没说话,面上故作一副关心的样子。

  “无事,如今府中忙活着兄长的婚事,那臣女先回去了。”

  周婉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满腔热情淡了许多,起身做足了身为镇国公府嫡女的姿态。

  她原本想着凭借自身优势让礼王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如今看来,不得不用点手段了……

  因周瑜婚期定在正阳节,婚事虽准备了一年之久,但忙起来也要一番操劳,国公府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仆人们穿梭在府邸的各个角落,忙碌着打扫庭院、布置楼阁台榭,国公夫人更是忙的脚不沾地,抽空问周嬷嬷:

  “姑娘呢?”

  周嬷嬷瞧见周围有人,凑近用手半遮:

  “出府了。”

  国公夫人闻言深吸一口气,她的闺女前半辈子吃尽了苦头,因此她处处维护,可这丫头太野了,稍有不顺就大发脾气,没有半点矜持的贵女淑范。

  像是想起什么,开口问道:

  “那件事查的如何了?”

  周嬷嬷知道自家夫人问的是玉佩的事,趁着年节她联络了些以前伺候的老人,试探着问了几句,再结合几人的说辞,目前已有眉目。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只言简意赅:

  “等老奴亲自取证后再回您。”

  国公夫人便知这是有了线索,当即点点头:

  “小心打草惊蛇。”

  “是。”

  国公府内的某个亭楼里,镇国公跟身边的人交代事情:

  “婚期在即,世子已在回京的路上,你派人前去迎一迎。”

  “您是怕世子……”

  “各方势力都盯着国公府,务必保证大婚万无一失。”

  “是。”

  此刻阁楼另一头却出现了魏氏的身影,镇国公不经意抬眸就看到她,语气深沉道:

  “去办吧。”

  魏氏等着人离开后往这边走过来,有模有样的行礼:

  “大哥。”

  镇国公长身挺立,一手背在身后绕开她,走了几步就听见魏氏质问的声音:

  “大哥可曾后悔过?”

  镇国公脚步一顿,双眸锐利的看向魏氏,身姿挺拔如山岳般稳固,散发出令人敬畏的威严。

  “胡言乱语什么!”

  魏氏听到这话极其不甘,眸底恨意一闪而过,往前走了两步:

  “我只恨当年太懦弱,要是我再坚持……”

  “放肆!”

  镇国公沉声打断魏氏的疯狂,冷冷道:

  “我会向母亲提议,分家!”

  魏氏急了,竟吼出声:

  “不!我不答应!”

  镇国公不为所动,满脸冷漠:

  “本国公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替老三过大礼,若不是顾念手足之情,你今日,不会出现在这里!”

  魏氏露出痛苦的表情,眼中泪花闪烁:

  “这些年我过得什么日子你知道吗?你当时为什么不说你是代替他来的?”

  镇国公被魏氏的胡搅蛮缠气笑了,开口讥讽:

  “你选男人不知道调查背景?我竟不知你藏了这么龌蹉的心思,既然能忍,为何今日挑明?”

  魏氏瞬间又羞又气,脸色一时涨的通红,是啊,她藏了这么多年的心思,为什么现在忍不了了?

  国公府的每个亭楼檐角处都挂着喜庆的红灯笼,放眼望去,红色的缨穗随着清风飞舞,这只是向所有人示意,国公府即将有大喜事临门,待成婚那日,再全部换上鲜艳而热烈的大红色绸缎灯笼,上面绣着各种吉祥的图案和文字。

  眼泪无声的滑落,魏氏感触万分,她守了多年空房,再见到这番情景便彻底忍不住了。

  “收起那些见不得人的心思,你胆敢作乱,本国公绝不饶你!”

  镇国公厉声警告后转身离开,他不是没有察觉到魏氏的心思,只不过政务繁忙,琐事缠身,自己也尽量不去内宅,偶尔碰上他也当没看见。

  三弟已然不幸,再多生事端只会让他颜面扫地,母亲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他不忍心让如此无耻之事扰得家宅不宁!

  因魏贵妃的缘故,上京的权贵们谁不高看一眼魏太傅府,这也让魏氏越发猖狂起来,以前的魏氏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发癫,镇国公一想到礼王的逼迫,眉头紧皱!

  其他皇子还懂得迂回之术,这魏贵妃母子借着陛下的恩宠是步步紧逼,三天两头的烦不胜烦的试探。

  等等,或许是他调查错了方向。

  困扰他许久的事情才此时有了头绪,魏氏从嫁进府就藏了心思,府里有这么一个人隐在暗处,怕是防不胜防。

  她要为非作歹,首当其冲的人是张氏,当年换子一事她未必做得周全紧密,可这其中若是有旁人帮了一把呢?

  镇国公站着没动,微眯着眼睛思索,仔细回忆当年的事情,婉婉出生时,魏氏好像在山庄上养病,他外出公干,母亲怕三弟无人照料,便写信催促自己早日返京,再加上张氏生产,他便草草结束手头上的政务。

  等他回府后,瑶瑶已经躺在床上,张氏在华法寺生产受了惊身体有疾,他又进宫请太医看诊……

  怪不得暗卫在华法寺查不到蛛丝马迹,当初婉婉一回来他就让暗卫去华法寺调查,一切就像是提前准备好的,太顺利了。

  那时候,魏贵妃已得皇帝垂青,不管是钱财还是人手都是不缺的。

  试问天底下,还有谁的权势能一手遮住镇国公府的探查?


  (https://www.baishulou8.net/xs/3638665/11111036.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