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门那边是四合院 > 352.第352章 对面相逢应不识

352.第352章 对面相逢应不识


第352章  对面相逢应不识

    今年老杨家的年夜饭,大家在一起吃的多少有点沉闷。

    外面的局势,现在已经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因为有了杨艺的提前安排,老杨家的众人该放手的放手,该把握住的地方,则是像盖堡垒一样,牢牢地护在自己的怀里。

    篱笆已经扎紧了,接下来能不能扛住冲击,那也只能是听天由命。

    大人们沉闷的气氛,不可避免的让孩子们也感受到了。

    就算是平时最闹腾的儿子,今天在饭桌上也表现的十分安静。

    终于,大年夜过去,新的一年来到了。

    年初二一大早,杨艺陪着秦淮茹和秦京茹姐妹两个,回了一次娘家。

    对自己媳妇儿的解释嘛,就说是要去秦家村视察一下菌菇生产基地。

    毕竟年前自己已经升了职,现在已经是轧钢厂后勤处的处长了。

    关心一下厂里在秦家村的项目,作为处长来说,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

    以后连续十年过年都不会再放假了,这次秦淮茹要风风光光的回一次娘家,杨艺还是要略尽绵薄之力的。

    不就是配合她装杯嘛,这个杨艺还是在行的。

    吉普车也已经给准备好了,带上两姐妹,直接就前往目的地。

    额,途中,还是那个小树林,还是那个人,还是那个保留节目,只是这次又有了一位新晋选手加入。

    新晋选手对于赛场的选择大为诧异,不过新人没人权,大家都无视了她的疑惑。

    然后,她悟了……

    冷是冷了点,不过钻木取火会发热,嗯,懂得都懂。

    出了小树林,神清气爽的三人又重新踏上了征途。

    十点左右,秦家村就已经遥遥在望了。

    吉普车直接停在了秦淮茹他们家门口,然后吉普车边上,立刻就围上来了一群正在外面玩耍、串门的乡亲们。

    当两朵姐妹花下车以后,直接就让人亮瞎了眼。

    “京茹,你是京茹对吧!”

    一个老乡一开始还以为自己认错了人,用力擦了一下眼睛后,才敢再次上来相认。

    “六叔,我才出去了两个月,您老就不认得我啦。”

    “还真是京茹你这个丫头啊!城里的水就这么养人的嘛,六叔我差一点都要认不出你来了。”

    “嗐,就是在城里找了份临工,随便混口饭吃罢了。”

    这话就直接把大家给噎了一下。

    就这身行头,还说只是混口饭吃而已……这话,就让人没法接茬了啊。

    “今年伱们怎么坐小车回来啦,淮茹。”

    对于秦京茹的凡尔赛,大家只能不去理她,于是就转头去和秦淮茹聊天。

    “嗐,这不是轧钢厂的大领导,杨处长要来我们村里视察嘛。正好是一个院的邻居,人家就好心把我们两姐妹给一路捎了过来。”

    “处长……处长是个多大的官啊?”

    “也就和我们县长平级吧。”

    “嘶!”

    “……”

    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开始在众人口中响起。

    他们中的很多人,这辈子接触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大队部支书了。

    县长诶,这得是多大的官啊!

    这姐妹俩……这是遇到贵人了啊。

    杨艺可不想在这儿,被村民们当作珍稀动物来围观。

    “京茹,这都到地头了,你就先回家去看看吧。

    淮茹,叫上你爹,我要到菌菇种植基地去看看。”

    既然是来视察的,那么到现场去走一圈,还是有必要的。

    都不需要秦淮茹叫,她老爹就已经出来了。

    “杨处长,要不要先到屋里暖和一下,然后我们再一起过去。”

    “不用了,秦支书,时间有限,我们还是先去现场看看吧。”

    没错,秦淮茹的老爹,两年前已经坐上了秦家村生产大队的支书宝座。

    看到杨艺坚持,秦父也就不再劝说,上了吉普车,跟杨艺一路扬长而去。

    菌菇房这种随便看看也就算了,走马观花般的走了一遍流程之后,杨艺就回到了秦淮茹的家中。

    因为知道这位野路子女婿要来,所以今天老秦家的屋里,火炉子都提前点上了好几个。

    杨艺刚一进门,就感觉身上的大衣有点穿不住了。

    毕竟已经是十来年的管鲍之交了,杨艺稍有动作,秦淮茹立刻就知道了他的心思。

    连忙过去把杨艺身上的大衣给解下,然后小心翼翼地给挂了起来。

    “大龙大虎呢,今天中午不过来一起凑凑热闹吗?”

    杨艺坐下后,问到了秦淮茹。

    “哦,他们两个都陪媳妇儿回娘家去了,说是今天就不过来凑热闹了。”

    嗯,这两个便宜小舅子看来还是有点脑子的。

    在一个院子里都住了那么多年了,多少还是能猜到一些自家老姐和他们小艺哥之间的关系。

    否则,人家凭啥当初把他们给弄到四九城里来啊。

    不过这种事情,就算是猜到了,他们两个也是都憋在了肚子里,就连自家媳妇儿都不带说的。

    然后,就是杨艺问问秦父秦母老两口的生活情况了。

    怎么说人家女儿都已经没名没分的跟了自己十几年,表面功夫还是要过得去。

    “我们两个人的生活小艺你不用担心,也就是现在我当上支书后得考虑影响,否则早就能天天吃上白面了。”

    嗯,不张扬就好,老丈人他还是有脑子的。

    平时轧钢厂这里经常会给大队里一些手工活,像是什么安全藤帽啊、施工用的脚手架之类的。

    这些活给谁不给谁,都是杨艺一句话的事情,那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说,秦家村大队现在的生活水平,不说排在四九城周边第一吧,排到个前十应该是绰绰有余。

    可就算是这样,大家还是削尖了脑袋想往城里钻,这就不得不感叹一下城乡差距的问题了。

    “淮茹,车上面给二老准备的过年礼物都拿进来了吧?”

    “都拿进来了,小艺。”

    这两年风调雨顺的,秦家村这里的粮食缺口倒是还好,顿顿干窝头吃个半饱基本上不成问题。

    所以,杨艺这次带来的,主要还是一些罐头这种适合于长期保存的东西。

    秦淮茹这里,则是准备了几匹瑕疵布,这就让老俩口大呼,

    “太多了,太多了!”

    (本章完)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61592/11110780.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