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大爱无边 > 第99章 解决贫困问题(上)

第99章 解决贫困问题(上)


这几天,学校又增加了几个同学,这几个大龄学生,都是前两年读到5年级的学生。

由于老师的突然调任,家里又因没钱让他们去乡里上学,所以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

这回听说青年扶贫志愿者在免费帮学生上课,他们就央求着父母送他们来学习。

学校的老师主要由林峰和张凯负责,林峰教数学,张凯教语文。

他们9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白天刘传志和于莎莎要继续去走访那些病人,1忙就是1整天。

周名扬和魏杰跟着郭明义去县里教育局,他们希望县里教育局能重视这山村的教育问题,希望可以再派几个老师过来任教。

王卫东、王岩和陈进4人跟着谢村长继续帮村民干农活,要是累了就换林峰和张凯去替换,那今天的课就由他们3人代。

闲暇的时候,他们9个人会围在1起商谈,怎么样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

只有把这些山民带出贫困,那他们这次扶贫计划才有意义。

陈进的建议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他认为是进山的那条路阻碍了山民的发展,如果有路的话,山民就可以发展旅游业,让那些住惯了喧嚣的城市的城里人,来山区度假,享受这自然美景,从而给山区带来经济致富。

这1点提议,学财经的周名扬很赞同,因为如果山区真的能发展旅游业,将给山区带来连锁效应,打开1条经济链,从而改善山区的贫困面貌。

大家也都赞同这个建议。

魏杰却是反对:“我反对。”

“为什么?这个建议不是很好?”陈进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认同,魏杰却是反对。

“虽然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却是不切实际。”魏杰在纸上画了整个山区公路图,指着图纸说,“你们知道这个工程有多庞大吗?”

大家摇摇头,他们只是天马行空,并没有做过实际调查。

“我这几天跟着郭组长去县里,我已经大致了解过青山乡这云瑶山的山路里程。从青山乡到前山村,就单单这段山路就有16公里。如果全路段铺设水泥,必将耗费几百万,这些钱要从哪里来?”

魏杰的问题谁也回答不了。

“其实除了这3个山村,后面还有好几个山村,也都是像这3个山村1样穷。”魏杰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穷”这个字,又说,“政府不是不知道这山区穷,他们也想改变这里的落后问题,但是想要改变这里的贫困,不是单单1个设想就能完成的。”

“开发旅游,需要的是投资。这些钱从哪里来?政府就需要招商引资。如果是其他项目,会有很多商人投资,但是这是山区,没有人看好这里,商人看中的是利益,不赚钱的慈善他们会做吗?”

“我赞同,投资就需要回报。虽然开发山区旅游会带动1些经济,但是不够显著,商人赚不到钱,他们是不会投资的。”周名扬听了魏杰的话算是茅塞顿开。

“对,所以我反对。山区发展旅游业真的不切实际,而且这里除了空气好,环境比较宁静外,没有独特的景点。我们即使是向政府提议,他们也会毙掉这个计划。”魏杰说道。

“既然发展旅游业不行,那我们要怎样帮助这里的村民脱贫致富?”张凯问道。

“名扬,你是学经济学的,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刘传志向身边的周名扬问道。

周名扬坐在课桌上,想了想说:“从整体经济来说,宝山县算是落后县,青山乡就更不用说。其根本原因就是宝山县青山乡山区太多,平原太少,造成了交通不便。”

“他们想要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就应该像刚才陈进所说的,要致富先修路。”

“没有好的交通,首先1个就是不方便,直接影响招商引资。宝山县青山乡,这乡镇企业并不是没有,但据我所知,他们发展不起来,其根本原因也就是运输不便。”

“对,道路运输对1个区域的发展,真的很重要。我是学运输管理的,我很明白这1点。”陈进补充说道。

“他们这山区,落后不就是落后在交通上,如果他们能像水南县和青岭县交通那么发达,他们也不至于这么穷。”张凯说道。

“没错,话是这样说。山区是比不上沿海城市,却也不是不能发展。就比如山城重庆,它就是1个独特的例子。”

魏杰又在黑白上写下“重庆”两字,回头继续,说,“1997年,重庆从4川省分出来,成为我国第4个直辖市,其根本原因就是国家要发展西部,有政策的大力支持。”

“哦,我明白了,魏哥的意思是说,我们想要改变山区的贫困面貌,就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刘传志茅塞顿开。

“嗯,理解正确。就是需要政策的扶持,才有可能改变山区的贫困面貌,否则山区永远是山区。”魏杰很严肃地说。

“难道大山就真的没有人来投资吗?”王卫东插嘴问道,最后看向于莎莎,开玩笑地说,“于莎莎,你老爸不是很有钱吗?我看,让你老爸来山区投资,这样我们这次扶贫计划不就成功了。”

“你倒是想得美。”于莎莎瞪了王卫东1眼,说,“我爸是商人,就像周名扬说的,商人赚不到钱,是不会投资的。我爸这次能赞助这么多,也是我软磨硬泡的,你以为那么轻松啊!”

“哼,你爸那么有钱,投资几百万修1条路,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我看,就是你爸小气。”王岩也掺和道。

“王岩,你给我闭嘴。”于莎莎生气地反怼王岩,“你以为几百万就不是钱,你以为修了这条路,山区就能富裕起来吗?我想你是太天真了。魏哥说的对,没有政策扶持,山区很难走出贫困。”

大家都讨论的很激烈,也都踊跃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却只有林峰独自1人坐在教室后面1语不发。

刘传志看向后面的林峰,问道:“林峰,你有什么看法?发表1下意见,我们讨论讨论。”

此时,大家都看向林峰,不知道他有什么独特的见解。

在这几天的相处,他们虽然不是很熟悉,但是对林峰这个人有很深的印象,每个人对他都很钦佩。

不过唯独于莎莎,见面到现在,他们1句话也没有交谈过,甚至都没有正眼看过林峰。

林峰抬头,说:“其实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陈进说要致富先修路,那是必然。无论山区要做什么,就必须先修路,有了路才能方便。”

“不过,就像魏哥所说,现在修路,根本就不切实际,政府也1定拨不出这么多钱。”

“先要让山区的民众富起来,我想,首先就是要让教育局审批下来,派几个老师过来任教。其次就是要解决山区民众的温饱问题。”

“只有先解决这两点,才有可能去实现山区的致富路子。”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问题郭组长和我们已经跑了几趟,教育局的回复就是让我等待,说局里会考虑这个问题。其次,就是你说的温饱问题。解决温饱,那就是要叫山民种粮食,让他们的收成好1些,有富足的余粮,他们才能换钱给孩子交学杂费。”魏杰也考虑到了这1点。

“对,就是这个意思。”林峰站了起来,走到讲台上,在黑板上画了前山村、后山村和山顶村这3个村的地理位置图,然后,说,“这3个村的地理位置其实都不错。我查看过了,山上有大片是荒山,山民大都是在村庄的附近开垦土地,然后种玉米、地瓜和花生。”

“如果我们能够申请,得到政府的批准,大面积地开发这片荒山,把这座荒山变废为宝,那我们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的贫困问题。”

“我明白了,你是想把这荒山开垦出来,让这些山民去大面积种粮食,这样他们就有富足的粮食,也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周名扬激动地说。

“不。”

林峰立马给予否定,这令在场的大为不解。

“这1片。”林峰把那1片荒山圈起来,说,“我想让他们成立1个合作社,向政府承包这片荒山,然后种上果树,35年后就能给山区民众带来利润。”


  (https://www.baishulou8.net/xs/2554816/11111033.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