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三国:开挂的刘备军师 > 第五十六章 李儒:妙计!姜载:这真不是我的计策!

第五十六章 李儒:妙计!姜载:这真不是我的计策!


  在沮授奔往中山郡之时,李儒也星夜兼程,从洛阳到冀州,来见皇甫嵩。

  皇甫嵩见到李儒,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笔。他刚刚正在书写公文,准备征调冀州各郡国的兵马。

  李儒一见到皇甫嵩,就立刻伏倒请罪道:

  “儒特来向皇甫大人请罪。儒在一个多月之前设下的‘骄兵之计’有一个致命的破绽。若是中山用此计策,则会必败无疑!”

  骄兵之计,即是让中山先放弃南面诸县,等眭固得意忘形、不思进取之际再反攻的计策。

  “文优请起,你且说说你那计的致命破绽是什么?”

  皇甫嵩站起身,扶起李儒,正如皇甫嵩很喜欢曹操那样,他也很欣赏李儒的才华。

  “这计的致命破绽是少算了北面的乌桓人。儒料定:此次乌桓十之八九会在张纯的带领下,南下攻打中山。

  “而如果此时中山诈败,则会陷入南北合围的危机中,从而导致军心涣散,诈败变成真败,再无还手之机。”

  “哦?你凭什么料定乌桓会被张纯蛊惑,南下中山?”皇甫嵩追问道。

  李儒恭敬地解释道:

  “因为二十天前,儒无意间翻看了去年末乌桓兵乱的卷宗。上面写道张纯曾自荐成为乌桓人马的将领,不过最后还是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公孙瓒担任将领。

  “而正是公孙瓒担任将领之后,这支乌桓人马却突然借着‘不愿背井离乡’的借口发起了兵乱,由此儒便大胆猜测张纯与乌桓人之间可能有隐秘的联系。

  “而之后儒又翻阅了吏部的卷宗,儒发现张纯是渔阳人,而在渔阳还有一个叫作张举的豪强。

  “儒调查得知,那张举正是靠着从乌桓买马、同时卖给乌桓盐铁粮茶等物才慢慢积累了硕大的财富,并且他用这笔财富分别为自己与张纯买下了泰山太守与中山相的职位。

  “由此可以看出,张纯与张举关系匪浅,而张举与乌桓互有往来。所以儒敢断定:乌桓会在张纯的带领下,攻打中山郡。”

  “嗯,不错。”皇甫嵩听后赞赏地点了点头。他听懂了李儒话里的意思,也听出了李儒近两旬的辛苦。

  “不错。”皇甫嵩又夸赞了一句,可这时却他突然出声问道,“还有呢?”

  还有?李儒闻言微微一怔,他向来对自己的计策颇有自信,不会连着出现两个致命的破绽。

  皇甫嵩看着李儒的神色,就知道他回答不出,所以替他解释道:

  “你的那条骄兵之计漠视了中山百姓与大家族的安危。眭固匪性难改,破城后必然会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多谢皇甫大人的教诲,儒记下了。”李儒恭敬地谢过皇甫嵩,只不过是否真记下了,就不得而知了。

  “嗯。”皇甫嵩第三次点头,接着他就畅快大笑起来。

  笑过之后,皇甫嵩就对着李儒说道:

  “文优,你足智多谋,又素有远见。去年还未入夏,你就献上了夏日火烧长社之计;而这次在一个多月前,你又设下了这条骄兵之计,并且在计策实施前告知此计的破绽。只不过……”

  皇甫嵩先是夸赞李儒,接着话锋一转,说道:

  “只不过在中山还有一个和你不相上下的姜载姜继学,他早就预料到张纯会引动乌桓部落了!”

  “哦?他又是怎么预料到的?”李儒眉头一挑,现在世上没有半点乌桓南下的动静,反而到处都是眭固与黑山贼要打中山的消息。

  “他的判断就简单多了,他说眭固与黑山贼绝对奈何不了中山,而张纯想要攻进中山,唯有说动北面的乌桓部落。”

  皇甫嵩把当日在卢奴县听到的推论说出,现在一看,那姜载果然有先见之明。

  “那姜继学他又准备怎么应对南北之敌?”李儒迫不及待地问道。

  “要是你文优,你会怎么应对?”皇甫嵩反问道。

  “儒会带兵撤出中山郡,等乌桓、眭固和黑山贼三方人马分赃不均,再联合一方攻打另外两方。儒还给这条计策想了个名字,那就是‘隔岸观火’。”

  “唉。”皇甫嵩听后摇了摇头,看来李儒还是没有把百姓的性命记在心上。

  “皇甫大人为何叹气?是因为儒的计策比不上姜继学的那条吗?”

  “非也。姜继学的计策极为简单,或者说几乎没有计策,他派遣中山三将分别防备眭固、黑山与乌桓这三方人马。”

  “这不可能,这是取死之道!使用这条计策,那还不如先集中兵力挫败乌桓人马,再回过身应对眭固和黑山等贼兵。”

  “唉。姜继学能预料到乌桓部落南下,他又如何不知道这条分兵防守胜算极低,毕竟同时应对三方人马,只要有一路兵败,就会全境沦陷。”

  皇甫嵩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这或许就是你与他的不同吧,你时刻想着怎么战胜对面,而姜继学却想着如何能保全百姓。”

  李儒听后默不作声,他始终不相信姜载会如此用计。

  因为姜载这条计策明面上是分兵保全了中山郡的百姓,但实际上等战败后,中山百姓还是会遭到贼匪与乌桓的迫害。

  “而老夫也认为为政一方,便是庇护一方。”皇甫嵩转过身,背过手抬头仰视,继续说道,“所以老夫决定征调冀州各郡的兵马,和中山一起抗击眭固这股贼兵!”

  “这……皇甫大人,为今之计,只有在中山境外据关而守,不让眭固人马兵进中山,如此,中山或可有一线生机。”

  正当李儒走上前再次献计的时候,皇甫嵩的亲兵走了进来,送过来一封书信。

  信?谁的信?

  皇甫嵩接过信件,他看见信封上的落款是“中山郡太守刘备”,而信中的大概意思是:

  中山郡用粮食招安了黑山贼,现在黑山贼答应在中山之北驻扎五万人,用来防备乌桓。而刘备则请求能兵出中山,和眭固决一死战。

  “哈哈哈!”

  皇甫嵩看完后,立刻畅快大笑起来,他一边将信件递给李儒,一边说道:

  “妙计,妙计,姜载的这条计策和你的‘隔岸观火’都是分化敌人,然而他的计策却比你的那条要妙上许多。”

  因为刘备的这条信上没有详细写出褚燕是怎么被招安的,所以皇甫嵩下意识地认为这是姜载的“分敌之计”。

  “确实是妙计!”李儒看后也惊叹不已,他感叹道,“用黑山贼拖延乌桓人马,顷刻间就将三路敌人化为一路。姜继学的计谋,我不如也!”

  “哈哈!”皇甫嵩再次拍了拍李儒的肩膀,道,“文优,别气馁,别忘了你曾说过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与姜载,各有千秋’!”


  (https://www.baishulou8.net/xs/1934519/10817851.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