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楼 > 我要跳得更高 > 第六十三章 技术细节

第六十三章 技术细节


  冬日的H省体育中心,王小石在不停地奔跑,跨过一个又一个的高栏。

  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在和一百一十米栏较劲。

  这是陈旭东为了提高他助跑节奏感特意增加的训练项目。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他发现王小石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助跑节奏不稳定。

  跑得好的时候像是一个成年职业运动员,把视频拍下来就可以去当教学片了。

  跑得不好的时候就像是个初学者,突然之间就乱了节奏。

  而一百一十米高栏可以让他很好的掌控步伐节奏,这项训练项目可以从少年一直训练到成年,是跳高训练中一项非常重要辅助训练手段。

  王小石知道这是自己在努力恢复前世熟悉的八步助跑所致。

  前世经过多年训练摸索,走哈维尔·索托马约尔这种集力量技术于一体的路线才是他最适合的。

  而八步助跑才是最适合这种力量型兼技术性选手的步伐。

  如今没有了比赛压力,那他就要想办法恢复到前世的状态,在一次次训练中查找自己的不足。

  通过长时间基础锻炼将自己的能力恢复。

  “呼!呼!呼!”

  冬天的H省又冷又湿,王小石已经跑了十组一百一十米高栏。

  正喘着粗气慢慢地走回起跑点。

  前世的技术意识让他在跨栏时显示出极佳的跨栏技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位跨栏运动员。

  以至于休息期间,一个跨栏选手特意跑过来问他为什么不和他们一同训练而是单独开小灶。

  等得知他竟是一位跳高运动员后才大吃一惊。

  冬训期他主要以训练体能、力量为主,邱大庆教练负责具体训练项目。

  说起他,王小石也不陌生,前世他也是在他手底下训练了两年,对于提高运动员耐力、爆发力很有方法手段。

  “来,休息一下喝口水,小口慢点喝,伸展下韧带放松一下。”

  接过邱教练递过来的水,王小石慢慢品了几口润湿了喉咙,然后做了几组拉伸动作。

  接下来还有几组大强度训练,他要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好了,时间到,现在开始做跨步跑。”

  跨步跑是运动员在一边跑的过程中一边弓步跳,不理解的话参考电视节目《动物世界》里,非洲羚羊的边跑边跳就明白了。

  这同样是青少年训练跳高的一项基础动作。

  既锻炼弹跳力也锻炼耐力。

  剩下的其他训练项目也大同小异。

  因为王小石还在生长发育,大重量深蹲这样的力量训练是不会采用的,但力量训练又是跳高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一般教练员都会采取跑跳结合为主的方式进行力量训练,另外辅以仰卧起坐、平板支撑、负荷跑等动作作为补充。

  而接下来就是这些动作了。

  面朝下背朝上躺在一个软垫上,邱教练按住他的小腿说道:“起来的时候要快,感受下腰背腿发力的状态。”

  王小石现在做的这个动作叫做上体前倾运动,主要锻炼腰腹和背部肌肉。

  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转体做“转轴”运动时,强大的腰腹背部力量能有效起到良好“做轴”效果。

  同时,腰腹肌群也是直接作用于弹跳的肌肉,是跳高运动员必须强化训练的部门。

  “石头,再坚持一下!”

  邱教练亲切地喊着他的小名,说来也怪,虽然是第一次训练这个孩子,但两人之间好像有着多年的默契一样。

  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训练要求,王小石都能第一时间领会并且一丝不苟地做出来。

  这让他根本就不用费太多精力和他沟通交流,往往一个动作做完,接下来再做什么对方好像都心里有数。

  这让他顿感工作轻松了许多。

  “石头,最后一组做平板支撑,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你的核心力量还差了点,这个冬训期正好补足短板,每天这些力量训练一定要高质量完成,完成度越高收获就越大。”

  “好的教练。”

  邱大庆看着一旁悠闲地拢着手观看的陈旭东,伸出一个大拇指。

  陈旭东明白他的意思,这个孩子很刻苦很自觉。

  确实,这样艰苦枯燥的训练,很多少年总会想办法偷点懒,或者训练时故意磨蹭偷工减料。

  但这个孩子就像是一个职业运动员一样,无论哪种训练科目都是全力以赴按质按量完成。

  这样的专注力在其他非职业运动员身上很少看到。

  上午的体能训练课结束,下午接下来是跳高技术的基础训练动作。

  这一回还是陈旭东亲自操刀,主抓助跑起跳、过杆、着垫这几个基本动作,其他的一概不练。

  很多人以为,学会了背越式跳高动作以后就不需要再继续练基础动作,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这就和练武是一个道理,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一切技术动作都是由基本动作演化而来。

  越是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对基础要求越高,因此,哪怕是顶尖运动员每天都要花一定时间锻炼基本动作。

  而今天王小石的训练则比原先在学校的时候分得更细。

  光是助跑起跳分成了三个环节来进行

  这是因为当初他接受训练时,离比赛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陈旭东只有先教会他如何跳再说,至于技术打磨则放在了第二位。

  现在距离明年的全运会还有将近十个月的时间,就算是距离本省举办的中学生运动会也还有八个月。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将王小石的技术瑕疵一点点剔除掉,从而让他打下夯实的基础。

  “注意节奏!送、摆、蹬!好的,再来一次!”

  跳高架前,陈旭东不停地督促王小石做起跳训练,现在他们正在做的练习叫做“上两步起跳”。

  这是走两步进行的起跳动作,身体重心在起跳前两步降到最低,之后逐步升高。

  要求这两步都要紧紧抓住地面,起跳前最后一步迅速前迈形成制动,同时身体后倾。

  这是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向上动能的关键一步,也是起跳能否成功的关键。

  经常训练这个动作一来可以增强选手技术,二来可以提高他们起跳腿和支撑腿的力量。

  为将来承受更大水平速度冲击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刚刚节奏有点拖沓,注意是哒-,哒、哒!后面的节奏要加快!提速到减速,身体的后倾加内旋过了点,收一收!”

  “好的,继续,支撑腿摆起来,哎!过了,再来!”

  重活一世,王小石对于技术细节的训练无比重视。

  前世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天天就跟哑铃杠铃较劲。

  以至于进省队时空有弹跳力却是个糙哥,后来进行专业训练时,又马上面临各种比赛,技术细节训练就没那么强调。

  结果造成他成绩起伏不定,等到想要专项训练细节时,结果又受伤住院。

  几次三番的反复,最后这一现象直到进了国家队才得以解决。

  而等到他将技术打磨成熟的时候,身体的巅峰期也过去了。

  这也让他重生后无比重视技术细节训练,并提前开始“超级敏捷训练法”的锻炼。

  就是想要在成年后获得可以与顶尖对手不相上下甚至还要超出的技术。

  而这就需要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的训练这些枯燥单调重复的动作,直到将它们化作身体的本能。

  “呼!呼!呼!”

  豆大的汗珠一颗颗从王小石脸上滴落,已经做完几组的他感觉呼吸有些急促,双腿绷得又紧又酸。

  这样的训练强度一点都不比上午的体能训练差,训练还只完成了一半,

  助跑起跳环节练完,还有过杆训练、着垫训练。

  最后是一组弹力训练。

  这组训练是王小石主动要求增加的,起初陈旭东不同意,要将它放在上午的体能训练当中。

  但邱大庆告诉他,这些动作强度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强行加塞会影响体能训练效果。

  毕竟训练量的多少都是教练员精心计算的结果,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运动员培养。

  因此,陈旭东只能勉强同意他先试一试,如果太过于疲劳就要停下来以免受伤。


  (https://www.baishulou8.net/xs/1283140/110205289.html)


1秒记住百书楼:www.baishulou8.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baishulou8.net